如果问近期风头最盛、人气最火爆的电视剧,那可能非«繁花»莫属。这部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据说拍摄了三年时间,的确各方面都可圈可点,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我们当然不是来写剧评的,我们关注的是艺术家背后对于意识形态的敏锐嗅觉,对于社会趋向的潜意识发挥,以及其艺术表现背后反映出来的真实的社会浪潮。
1、关键人物“爷叔”:中国资产阶级命运进程的代表
我们首先把关注点放在剧情的一个重要人物“爷叔”的身上。
“爷叔”的原型据称是一位叫做“林乐耕”的老人。他的家庭背景可不平凡,舅舅尹玉生是100年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始人,与杜月笙、荣德生平起平坐的大佬,父亲开了恒隆钱庄,妥妥的金融资本家出身。
在家庭背景影响下,他顺理成章地从一开始就投入到金融投机行业中去,16岁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当练习生,20岁就能拥有自己的公司--乐茂证券号。由于抗战爆发交易所停业,他的证券经纪公司就给还想继续投机交易的场外交易服务。生意红火的时候办公室十二间,员工七八十人,对讲机八十多支,电话五支,一天净利润十根大金条,买了房子汽车,家里有私家护士、司机、佣工等八人。在访谈中,他自述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是在1937-1948年。
同志们,1937年是什么时候?那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四川发生了大饥荒,“十室九空,饥殍载道,尸骸满谷”,甚至发生了多起人吃人的事件,把当时的靖化县长弄得近于精神失常了。另一方面,日军加速了占领中的步伐,“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占领北平、天津,“淞沪会战”后占领上海、苏州、芜湖、南京,然后是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这位“爷叔”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居然是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当整个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他作为金融资产阶级依靠金融市场继续吸食人民的血肉、过着觥筹交错、养尊处优的吸血鬼生活,日寇入侵反而铸就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啊!
他的投机生涯还没有结束,经历了蒋介石政府的“金圆券泄密大案,经历了解放初上海的”银元大战“,当解放军包围政权大楼时因故不在而侥幸逃脱。这之后在新中国他的投机本领再无用武之地,所以假装鞋匠,把钱换成金条埋入地下,长期”蛰伏“起来。
改革开放之后,这个民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再次活跃起来,远赴深圳做起了早期私募,继续自己的投机生涯。
“爷叔”的活跃-蛰伏-活跃的历程恰恰与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命运进程是一体的。他是旧的金融资产阶级的代表,依靠吸食穷苦人民的血肉,哪怕民不聊生、民族危亡都没有损害他的利益,只有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让他夹起尾巴以劳动者的身份生存,而当新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生长起来的时候,又到了他大展拳脚的时候。
2、剧情主线:一部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繁华»的剧情主线围绕着“宝总”的人生轨迹展开,其实质就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宝总”原来不过是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属于流氓无产阶级,后来成长为黄河路叱咤风云的资本家。他的发迹首先依靠“爷叔”的帮助,在股票市场上赚取了第一桶金,但是这种小打小闹的资金游戏想要成长为大资本家并不容易,而且仅仅写一个股神的发家史显然剧情就太无聊太单薄了,所以后来“宝总”走上了一手外贸一手金融的道路。
“外贸”这条资产阶级发家的道路符合上海作为改开桥头堡的身份,同时也正是东南沿海一大批资产阶级发家的典型路径,即加入整个帝国主义的世界经济链条。由于一方面当时国内的劳动生产率还不高,另一方面福利保障好,导致工人的表观工资是低的,这样原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合理工资水平就变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使得这些资产阶级可以勾结帝国主义压榨国内无产阶级获取利润。伴随着后来的资产阶级的国企改制、打破“大锅饭”、取消福利待遇代之以市场化的一系列进攻,原来当家做主的工人阶级的地位一落千丈,从而沦为任这些资本家任意宰割的羔羊。
实际上宝总自己还不是直接从事生产的资本家,真正从事生产的是范厂长和他的工厂,宝总依靠着他和“27号”汪小姐的特殊关系(能够左右外贸订单给谁做),加上自己的商业运作能力(比如跟外联商厦的徐总谈好利益分配),再加上一些商业运作(费翔的表演),从而完成了更大资本的原始积累。作家安排宝总这样的“掮客”的发家史,实际上揭露出了早期外贸时期的某些“官商勾结”的勾当。这种关系表面上以宝总和汪小姐个人情感表现出来,比如宝总送给汪小姐奢侈的礼物甚至是凯迪拉克轿车,但我们完全可以看成是对于“官商勾结”的隐喻。
另一方面,既然宝总不直接从事生产,他与直接的生产剥削就隔绝开来,我们就不需要考虑在他财富积累的时候是如何压榨工人的,而只看到一个表面傻呵呵实则很精明的范厂长作为生产资本家的代表。这样,宝总这样的资产阶级发家史就可以以一种由于一些偶然的命运、一些个人的精明和不直接沾剥削劳工鲜血的光鲜亮丽的形式展现出来。
3、怀旧导演:描摹资本主义繁荣期资产阶级的画像
有人评论说王家卫的电影是一个独特的、或者说虚无的世界,虽然根据影片不同时代的设定、空间的设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写的世界总是一样的。有人评论说他的现在进行时总是在一种怀旧的情怀中进行。
这种怀旧的情怀在本剧中的表现就在于,本剧中从头到脚满满的民国气息,甚至恨不得连演员的服饰都回归复古风。
如果我们把剧中重要人物“爷叔”的人生经历、宝总的发家史以及王家卫的个人风格联系起来,那么这件事情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无论是“民国”也好,改开后的上海也好,甚至是剧中以神秘高贵形象出现的香港厨师所代表的那个“香港”也好,只需要一个字眼就可以把这些都串连起来,那就是“资本主义气息”。
只需要把这个点出来,王家卫的风格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神秘,他只是以艺术家的敏锐嗅觉抓住了所有这些共同拥有的精神内核,那就是资本主义繁荣期的气息,他想描绘出的是资本主义繁荣期的资产阶级的画像。
4、光鲜背后:血淋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
«繁花»的原著于2012年发表于«收获»杂志,2015年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入选改开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能够获此殊荣,显然是小说确实能够描摹出时代浪潮中的一些典型人物的历程。
著名二流报纸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结合现实主义精神书写改革开放的传奇人生,反映时代的伟大变革,彰显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奋力向前的时代精神”。
然而,实际上前文我们已经分析出,所谓的“时代的伟大变革”不过是社会主义制度变修正之后新生资产阶级的发家致富,所谓“奋力向前的人民”不过是不经过辛勤劳动、通过一些权力、小聪明和手段积累起资本的资本家而已。为资本家歌功颂德的二流报纸,理所当然是资产阶级的喉舌,为资产阶级鼓与呼。
作为一个马列毛主义者,我们不仅要认清楚这部给资产阶级画像的作品的本质,还要拿起我们擅长的武器:阶级分析的工具去补齐那些原著中缺失的阶级及其历史进程,戳破所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血淋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作品的阶级本质,以及分析当代社会的阶级斗争的图景。
二流报纸鼓吹的“奋力向前”的90年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我们从知乎问答中就可以拼出这个时代的完整图景。
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倒向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们不仅没有迎来幻想中的民主自由,反而一天比一天衰落,工业瓦解,经济被掠夺,沦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人民生活每况愈下。
国内,资产阶级向原来的制度发起了最大的进攻。通过放权让利、利改税和承包经营逐渐掏空了原来的国有企业,然后以所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名义掀起了大规模私有化国有企业的浪潮,同时向国企工人阶级掀起了疯狂的进攻,出现了国企工人的下岗潮,把昔日的主人翁变成了今天的弱势群体(具体内容详见«中国新时代的阶级斗争»相关内容)。下岗工人有游行上访的,有拉横幅的,有跳楼的,有卧铁轨的,无数妇女为了生计被迫做起皮肉生意当起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多少人在寒夜里冻饿而死,酿成了无数人间惨剧。
在农村,所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越过越好”的鬼话在90年代成为了大笑话。新的土地和财税改革以及强迫乡村企业改制等各种政策瓦解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90%以上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资源非农化使得农村出现大面积的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甚至五保户都没人管,生产资料涨价、各种税费摊派带来农村负担重,甚至出现了数万百姓奋起活埋乡政府官员、打死派出所所长民警的“丰城事件”,后来才有李昌平上书总理关注三农问题,农村的农民生活之困苦、矛盾之尖锐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伴随着各种类型的私营企业开始发展,出现了“离土又离乡”的农业人口向城镇大规模流动的民工潮,1994年就达到了7000万人的规模。我们现在称之为“新工人”的新生无产阶级队伍开始发展壮大。可是,他们当时的工作条件又是什么样的呢?企业普遍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雇、惩罚劳工,福利劳保待遇差甚至根本没有;职工劳动时间过长,超时加班加点普遍;企业克扣、拖欠工资严重,甚至还发生个别企业将员工活活打死的事件;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也极其严重,表现为劳动条件恶劣、有毒物质污染劳动环境、劳动防护用品缺乏、安全防火措施不力,有的企业甚至是车间、仓库、宿舍三合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00年因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十万多人,其中80%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得到这些员工的伤亡事故,这是一个相当触目惊心得到数字。
我们以促成«劳动法»诞生的“致丽大火”的工厂为例,当时参与调查的中国劳动关系专家常凯教授写下的«废墟上的凭吊»中详细叙述了女工们的生活。工厂正是摆满了易燃物的仓库与车间合二为一,仅靠一道铁丝网隔开,所有窗户和出入口都被焊死或锁死,仅留一个出口,而出口还需要通过一个长约8米、宽仅0.8米的狭长通道,最终80多名打工者就挤在下楼的疏散楼梯上,全部中毒窒息而亡,尸体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仅20多米的楼梯上。
除了造成严重事故的安全状况,当时的劳动环境、住宿环境又是什么样呢?一层约500多平米用铁条和纱网封闭的空间内,密密麻麻摆放着250台多台工业缝纫机,人机单位空间不到2平米。厂房到处都堆放着原料或半成品,甚至厕所都改成了仓库。工人宿舍每间屋子大概20多平米,摆放着10多张上下层的双人床,旁边还有临时用铁皮搭的简易宿舍,摆放着30多张双人床住着60多个打工者,出入必须从床的缝隙间侧身而过。
平时的工作时间十二小时以上,打工者三个月的工资还要被克扣一个月,最后连生活都不够,转个工厂还要找别人借。转到了这个厂,大量加班繁重的劳动也使得工人不能忍受,有些工人写了辞职信,还来不及辞工就葬身火海。
按照常凯教授的说法,致丽厂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在外资企业中还不算是最差的。致丽火灾的废墟上甚至还飘动着各种锦旗奖状,其中一面是镇政府颁发的“劳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那比致丽更差的企业更加比比皆是,那时候的打工环境可想而知。
正是在无数下岗国企工人、贫困农民和新生的农民工们的苦痛与血泪的基础上,新生的资产阶级才有这样光鲜亮丽的“奋力向前”的发家史。
当然,这一切在资产阶级的艺术家眼中都是视而不见的,二流的资产阶级报纸称赞«繁花»电视剧是“小切口观照新时代,以平凡人书写新征程”,实际上是用资本家(这样的资本家根本不算平凡人)的小切口观照资产阶级的新时代,资产阶级的新征程而已。
5、怀旧与抱怨: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与灭亡唱就一曲挽歌
某财经杂志的一句点评其实切中了这部作品的要旨:怀旧是一种隐晦的抱怨。
实际上,这部电视剧只不过是众多“怀旧”作品中的一部,央视8套近期也在播出不少歌颂改开初期资本家发家致富历程的电视剧,资产阶级们忽然都“怀旧”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资本主义的繁荣期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过去积累的所有矛盾爆发的动荡等等时代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本已经面临着滞胀的危机,然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特色变修,给原本应该爆发危机的资本主义国家送上了大礼包。资本主义同时拥有了广袤的新增市场、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能源,原来腐朽的帝国主义又续了一波命。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社会主义变修新续的命也到期了。
俄乌冲突表明,欧洲帝国主义的扩张已经达到了边界;中美贸易战表明,中美两大帝国主义也到了你死我活的竞争时期了。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到了帝国主义国家必须争抢挤压各自的地盘的时候了。
帝国主义的矛盾,既表现为外部的互相之间的利益争夺和冲突,同时也表现为内部的矛盾到了激发的时候,换句话说,是无产阶级将以越来越激烈的斗争来争取自己的胜利的时候。
不管是美国特朗普能够上台,还是法国的罢工,都是帝国主义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烈的表现。
而在血淋淋的原始积累中孕育出来的中国无产阶级则以一场规模盛大的富士康罢工行动震惊了世界,表明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的力量正在逐渐觉醒。
就像百年之前的俄国,当社会主义思想与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相结合的时候,必然会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
让他们资产阶级去怀念他们的黄金时代去吧!让他们去抱怨无产阶级以越来越激烈的斗争使他们日益恐慌和颤抖吧!
无产阶级正在觉醒,那个他们肆意剥削压迫无产阶级吸取无产阶级血肉而发家致富的黄金时代永远不会再来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曙光马上就要到来了。
对于吾辈来说,赶紧磨练本领,投入轰轰烈烈的的革命浪潮中去吧!他们的“繁花”已落,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繁花”,将在我们这代人辛勤的浇灌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