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两条右倾机会主义融工路线的根本分歧
据称,所谓“工人革命路线”的“革命性”体现在:
形成以革命路线为行动指南的,以追求长远的政治利益和革命利益,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这种组织的组织框架,必然要以少数工人革命分子再加上更多的先进工人领导起来才能达到,才能使整个工人阶级都实际上的革命化,但要做到这一点同时也就要建立一个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工人革命分子和部分先进工人的组织)。
我们总结一下他们的观点:
1.赋予经济斗争政治性质。
2.“使工人阶级革命化”。
3.工会建党论。
在这个问题上,两条右倾机会主义融工路线实现了合流。而融工路线的分歧必然会在组织路线上体现出来。
我们一般是把融工视为革命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以 产生组织的形式开展群众运动。
贡萨罗关于群众工作的最大贡献在于确立了一种新型群众组织——产生组织(Generated Organisms)。1973年贡萨罗把产生组织的特点归结为“(1)坚持马里亚特吉的路线;(2)群众组织;(3)受民主集中制约束”。其中“马里亚特吉的路线”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产生组织由于其接受意识形态和遵循民主集中制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群众组织,它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联系,从而可以特别好地为准备人民战争服务,“重建时期的党的一切群众工作都是为人民战争的发动做准备。”
同时,地下群众组织本身也是存在一个核心小组的,正是通过这个核心小组来实现民主集中制。核心小组接受党小组领导,同时直接领导地下群众组织,相当于地方党小组的职能。
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还可以具体分为:
两层党组织,中间积极分子小组,行动上支持党的具体事物,受党影响的群众团体。
我们的任务是重建军事化共产党,因此首先要建立革命组织。贡萨罗主席提出的同心建设路线具有普适性,不仅三大工具应当同心建设,一切革命组织也应当同心建设。首先是革命骨干组织,这是职业革命家的核心集团,是军事化共产党的前身和雏形,其次是产生组织,民主集中制的革命群众组织,例如革命学生组织等,再就是一般性群众组织。骨干组织、产生组织和群众组织可以而且应当同心建设,三类组织经过中间的产生组织得以贯彻群众路线,因为像三大工具中的人民军队的支队具有流动性,产生组织也有流动性,实际上形成了列宁建党时期的流动的“代办员体系”。同心建设的组织路线的特征是一元领导、集中统一、群众路线等等,逐步形成共产党重建委员会,过渡到三大工具的同心建设,并加强产生组织的建设。
有一批群众是能受马列毛主义者影响的,革命小组可以且必须动员群众做一些事情,把他们往马列毛主义的方向拉,这是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抢夺群众的过程。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组织这一批未完全接受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群众,开展进一步的斗争,斗争的性质依然是自发群众斗争,这只是引导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发展的过渡阶段。
工会建党论/融工建党论
工农解放社在《融工实践:怠工组织经验和融工中的路线问题》中说道:
怠工组织的发展路线,就是全国性的工人革命组织的路线。......它是工人的阶级性组织、是工人的全国组织
这样,中国的工会运动(或者说革命工会)就直接变成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运动,并且也直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建党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序幕与组成部分。中国革命工会运动的完成也就是中国无产阶级组织的完成......
这首先不符合2021年巴共(红)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初期群众组织历史任务的定义,即“群众组织必须是工会——经济民主的斗争组织。”“群众组织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职业基础上的组织。它们应该根据具有不同具体条件的职业进行组织。”“群众组织是间接为革命和权力斗争服务的工具。他们不能直接承担党的任务并夺取政权。”工农解放社认为“中国的工会运动......直接变成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运动“,就把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无产阶级的组织行动彻底地分隔开了。他们同时认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建党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序幕与组成部分。“,这实际上暴露出他们要脱离建党的斗争而进行工会斗争,先建工会再重建共产党,在实际上就等同于把党的重建任务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抛弃党的建设。同时,工农解放社的“中国工人的组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总政治罢工”,这相比赤眉的人民战争路线是一种倒退。
赋予经济斗争政治性质
党领导经济斗争没问题,但是认为工人组织就是党,或者局限于经济斗争,那么就有问题了。认为“组织融工”的目的是搞经济斗争,认为政治和经济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这是修正主义的观点。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斗争必然发展为政治斗争,并为政治斗争服务。修正主义者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认为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反对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政治斗争,这是经济主义的反动思想。
右倾机会主义谈到经济的和政治的要求,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夺取政权的斗争才是最重要的。贡萨罗主席教导我们:“只说要为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而斗争,那是修正主义。”
经济派是不是不要政治,不要政治斗争呢?不是。他们只是反对“把推翻专制制度当作群众性工人运动的首要任务”,而主张“赋予经济斗争以政治性质。”也就是经济即政治,经济斗争即政治斗争。他们宣扬说:“应当向政府提出具体要求,要它实行种种立法和行政措施来反对经济剥削,消除失业现象,消除饥荒等等。”这样工人反对个别厂主的经济斗争就变成同政府打交道的“政治斗争”了。其实,这种“政治斗争”根本没有改变经济斗争的实质,因为它只要求政府采取立法和行政措施来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而丝毫不去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如果硬要说这种斗争是“政治斗争”,那只能是工联主义政治。列宁揭露说:“所谓‘赋予经济斗争以政治性质’这句漂亮话,听起来虽然‘极端’深奥,‘极端’革命,其实只是掩盖那种力求把社会民主主义 政治降低为工联主义 政治的传统倾向。” (《列宁选集》第1卷,第276页)工联主义政治就是资产阶级政治,这种政治同社会主义政治相去十万八千里。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政治斗争,是以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为前提,中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派所反对的正是这种政治斗争,他们所“赋予”的不过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前提下,争取点“经济改良而已”。这就是“暗藏的伯恩斯坦主义者”经济派的政治观。
“组织融工”
关于思想斗争和融工的联系,继续革命社认为,“我想到徐薄古同志,因为没有集体融工,又抱着右倾的想法,最终沉沦进资产阶级的蜜罐,走上悲观主义的道路。而我虽然也曾孤立无援,但组织的批评和思想工作的力量,让我没有完全沉沦。正是在一次次思想动摇、一次次斗争失败与成功中,我才逐渐坚定:只有依靠集体,依靠组织,才能真正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开展“集体融工”,“依靠组织”改造思想就能“真正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也就是说,融工的根本目的是改造思想,“思想斗争”就是革命;有了搞“思想斗争”的组织就有革命,要以组织建设为中心。于是,作为组织基础的政治路线不重要了,组织的政治任务也不重要了。继续革命社全面继承了十月烽火-万里无云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反动路线,充分暴露出了“思想斗争”融工路线所宣扬的组织融工的反动本质。
国际共运右派代理人、右倾机会主义小团体“云水怒小组”认为,主要问题是“脱离群众”,因此要用组织融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如是说道:
中国革命左翼当今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同群众运动相脱离 ——一方面,工人运动正在脱离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也在脱离工人运动。
工人运动不会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谈何“脱离”呢?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会脱离工人运动呢?可见,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于形势的分析存在根本的逻辑谬误。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大谈融工,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按照他们的逻辑,我们只能得出,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融工“理论”,而融工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使“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就掩盖革命队伍中围绕融工路线展开的两条路线斗争,服从于工人运动自发性,从而宣扬“运动就是一切”的反动谬论。
个人融工能宣传出个什么政党?哪个政党带领个人融工进行宣传的?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断言,“个人融工”式的宣传是“经济主义”“杯水车薪”的,工人运动先进分子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靠工人运动自发性“培养”出来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否认服务于占领舆论阵地的革命宣传和服务于组织化的理论学习运动对于推动重建军事化共产党的斗争的重要意义,他们所宣扬的,正是“思想斗争”修正主义分子用“思想斗争”培养阶级立场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黑路线的翻版。
他们对此给出的“药方”是:
这种将斗争局限于工厂范围内的工联主义思想,在国家暴力的干预面前,会暴露出其全部的软弱性和欺骗性。工人们将被迫思考:这个国家究竟是谁的国家?这个政权究竟在保护谁?斗争的性质,就从经济斗争,飞跃到了政治斗争。她们开始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向一个“自为的阶级”——一个认识到自身利益、敢于“拧成一股绳”为之自觉斗争的阶级转变。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1.“赋予经济斗争政治性质”是否就是政治斗争了呢?
我们认为,自发的群众运动本身就是经济斗争性质的,或者说是工联主义的,不可能自发上升到政治斗争。
2.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转变是依靠自发的思想斗争实现的吗?
什么是思想斗争呢?思想斗争是各阶级或社会集团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通常指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反映。
自发群众运动不会产生系统的革命理论。思想斗争不是在自发群众运动中进行的,只能是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依靠群众运动进行。只有参与革命群众斗争,引导革命群众斗争向武装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发展,才能实现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即从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转变。
于是,他们便认为:
一次的罢工讨薪不能够使我们立马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但可以拉拢团结到新的工人,也能够有组织的罢工,让工人意识到只有斗争,才会涨薪资。中国是十几亿人,不是几十人!搞一场罢工就闹革命了。除了罢工讨薪,群众自发的进行维权,反对政府作风,这是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要区分清楚,而不是什么都是经济斗争。我们经济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政治斗争,哪一点,哪些话说我们只搞经济斗争了?
也就是说,群众自发斗争=政治斗争=革命。毛主席早就指出,革命一个阶级推翻 另一个阶级的 暴动,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政权 问题。
因此,只需要领导经济斗争便行了,不需要引导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发展。
带有政治目的地经济斗争。
通过工人自发运动来团结引导工人。
真是天才逻辑!我们同样用这段话反驳他们:
右倾机会主义谈到经济的和政治的要求,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夺取政权的斗争才是最重要的。贡萨罗主席教导我们:“只说要为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而斗争,那是修正主义。”
原来经济斗争和建党是对立的。
自发群众斗争-政治斗争-人民战争,一切革命斗争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因为这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所告诉我们的。因此,既要建立巩固的 党小组 ,又要引导经济斗争 向政治斗争发展。
还有什么,这个人认为工人自发的经济斗争是无有政治性质的,可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对抗,怎么能说这样一种社会运动是没有政治性质的
是有政治性质,所以才不需要你们通过所谓的“政治”灌输去“赋予”。
我们一般认为“革命化”是自发的,也就是工人阶级能自发产生政治意识,并且先进的群众能够在运动中带动一批落后群众。革命化不是思想层面的,而是政治层面的,由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促成。这符合列宁对于革命爆发条件的定义,也符合毛主席关于革命是主要倾向的论述。而我们的一切革命工作也都是建立在群众日益革命化的大前提下。
正如贡萨罗主席指出的,“我们应该组织武装群众,因为他们已迫不及待地想要组织起来造反。因此,我们也必须应用斗争的主要方式人民战争,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夺取政权。这显然符合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符合世界革命的战略进攻,符合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革命。”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抛出“使群众革命化”这一谬论,正是为了宣扬“政治”灌输论,要用所谓的“政治”灌输去“培养”政治意识。由此,他们提出了另一个论调,组织融工的目的是搞“政治”灌输。这个“政治”灌输是什么东西呢?他们继续说道:
想听听我的意见吗,我上面说的那个医学生领头的小组,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光凭两个人,甚至不能发展出积极分子。后来别的同志参与进来(不是从工人中宣传出来的),一年后他们就在极兔的一个快递厂,成功进行了一场罢工,不过,他们给我看过的条例我已经忘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后来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导致工作陷入了停滞,这就显的需要更充分的血液输送渠道来帮党的组织补充力量,从前是湘江评论和火星报。通过个人融工的宣传来建立党组织,已经不能用阻力来形容了。第二阶段的罢工,是他们组织融工的成果。
也就是说,“政治”灌输是为了搞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尽管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有着诸如“带有政治目的地经济斗争”“通过工人自发运动来团结引导工人”般的天才逻辑,但我们还是要强调一遍,这不过是工联主义的斗争罢了!
看到这里,读者同志们可能又要问了,这个“政治”灌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继续给大家“开开眼界”:
我们都知道,不会是这样,我们当然可以、也应该在某些时候,把资产阶级的法律当成一块石头,用来砸向资产阶级自己。但这块石头,仅仅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武器,而不能够是我们斗争的法理依据。我们斗争的,根本的“理”,在事实上,不是要求我们寄托法律,不是因为,我们相信中修的法律,而是为了在利用它的过程中,向广大工人同志直观地暴露――中修法律的虚伪性,暴露这种资产阶级法理是没有价值的,得帮助工人们相信,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最终得到的只会是一纸不公的判决。当我们在劳动仲裁部门和工厂门口,面对着资本家和它们的压迫机器,其无尽的拖延和踢皮球、甚至不惜派警察镇压时,这部反动国家机器的獠牙,就以最无可辩驳的方式,暴露在了群众面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足够好的,对工人同志的阶级教育。
不错,这一回我们的先生确实完成了他们“政治斗争”的目的——“阶级教育”。但这不过群众自发性崇拜的体现,他们对工人自身罢工斗争介入之后停留在经济揭露与鼓动上,而没有把这阶段往更高阶段推动,只停留于经济斗争阶段。我们说,只有发展到政治罢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斗争。
可即便如此,这样的政治斗争也依然会存在自发性,我们要区分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使经济斗争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要求我们开展有组织的充分的政治揭露,在此基础上建立群众组织,同时开展群众性的革命宣传。对少数已经阶级觉醒并且愿意行动的工人,则是组建更高一级的地下群众组织——产生组织。依照同心建设的原则,产生组织还承担着一般群众组织的核心小组的职能。同培养先进分子一样,我们培养先进群众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真正的地下小组成员,为党组织及其各级核心小组(中央委员会、产生组织核心小组)提供源源不断的革命力量。
融工中心论
融工中心论者否认重建军事化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和准备人民战争的中心任务,从而服从于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反对引导革命群众斗争向人民战争发展。他们认为,应该直接全部去融入工人当中。我们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群众工作不等于融工。首先,群众的日益革命化(革命客观条件的日趋成熟)使得群众斗争不再只存在于工人阶级中;其次组织工作也是革命工作或者说是群众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试着总结一下两条右倾机会主义融工路线的主要观点:
1.认为当前是共运低潮,因为机会主义盛行、没有革命政党,否认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破产、群众日益革命化的客观事实,否认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认为当前不存在革命形势,要先积累力量,“为革命做铺垫”,实际上是搞取消主义。
2.认为工联主义的问题是没有党、不搞“政治灌输”,所以只要搞搞组织建设、搞搞“思想斗争”就行了。
3.否认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之间的联系,即思想斗争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反映。否认思想是政治的体现,否认在资产阶级专政社会资产阶级思想是统治思想,否认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认为群众的反抗斗争仅仅是因为思想不一致,认为可以搞“第二次继续革命”。否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是一场“政治大革命”,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仅仅只是“触及灵魂的大革命”,把思想斗争提到政治斗争的前面,而不是用政治斗争推动思想斗争。
4.不区分工联主义政治和工联主义政治意识。认为工联主义政治意识即群众的自发政治意识表明工联主义政治仍然占优势,是糟得很。认为先进分子的政治意识是靠“思想斗争”的实践得来的,并且只要不搞“思想斗争”、不“自觉醒悟”,那就是机会主义分子、反动派。否认群众的日益革命化,否认引导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发展的可行性,认为不能向群众过多暴露政治倾向,要通过“政治灌输”“赋予经济斗争政治性质”,先培养一部分“中立”群众,对于进步群众只需要教他们“自由结社谈判和罢工”就行了。
5.否认反动派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性。宣扬俄乌战争是纯粹的帝国主义战争,否认乌克兰人民反抗俄罗斯侵略的斗争的民族解放性质;宣扬台湾必败论。认为帝国主义内部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
只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便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融工中心论就是两条右倾机会主义融工路线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