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祖国问题
“工人没有祖国”,这是历史范畴,政治概念。列宁指出:“‘工人没有祖国’–这就是说,(1) 他们的经济状况不是民族的,而是国际的;(2) 他们的阶级敌人是国际的;(3) 他们的解放条件也是国际的;(4) 他们的国际团结比民族团结更为重要”。
“工人没有祖国”这句话,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理解。
第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没有祖国。因为本国资产阶级同样剥削本国工人,美国的资产阶级同样剥削美国工人,中国的资产阶级同样剥削中国工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跟在资产阶级后面提出“保卫祖国”,是保卫资产阶级祖国,在那样的情况下,提出“保卫祖国”,是对无产阶级的背叛。列宁在这时指出:“革命阶级在反动的战争中不能不希望本国政府失败”。工人阶级要使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口号。
在第二世界大战中,毛主席提出:“用一切方法使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战争归于失败,就是日本人民的利益;失败得越彻底,就越好。”
第二,被压迫民族的工人阶级,应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毛主席教导说:“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日胜利是责无旁贷的。”
第三,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才有真正的祖国。为保卫祖国而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毛主席教导我们:“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关于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也是历史范畴,我们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无产阶级必须首先夺取政权,成为民族的领导阶级即统治阶级。
第二,无产阶级是国际主义者,是搞世界革命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斗争的舞台暂时还在本国,但是最终要消灭民族的界限。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为了能够进行斗争,工人阶级必须在国内组成为一个阶级,而且它的直接的斗争舞台,就是本国,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它的阶级斗争不是就内容来说,就是像《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就形式来说’是本国范围内的斗争”。
第三,民族问题,是个阶级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消灭了,民族压迫就消灭了。
《共宣》中说道:“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这是用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而言,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割据闭关自守,各民族互相隔绝。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了,各民族交往多了,民族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消失。这个问题在欧洲比较明显。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帝国主义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和掠夺,民族对立又日益加深了。
多国共同胜利的思想,也很重要。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大工业的发展,曾经设想工人阶级同时起来革命,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又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 ”
之后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提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思想:“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提出的这个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提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毛主席教导我们:“按照列宁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不但需要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有待于在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毛主席这一教导,极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