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成为帝国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垄断高额利润,不仅在国内实行法西斯统治,残酷地剥削、压迫本国劳动人民,而且必然向外扩张、侵略、掠夺, 通过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市场,霸占殖民地,更加残酷地掠夺、奴役世界各国人民。这是帝国主义垄断统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导致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
对外经济侵略扩张是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实质就是把金融资本的剥削制度扩张到全世界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资本输出,攫取更多的利润并附加许政治军事条件达到全面控制和奴役这些落后国家,形成帝国主义压迫与剥削殖民地的制度和体系。
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已成为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在经济方面,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最重要的原料产地,最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商品最有保障的市场。19世纪7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极其激烈的程度。到1914年止,英、俄、法, 德、美、日等六个最大的帝国主义强国所占领的殖民地达到6500万乎方公里,统治着5亿2300万居民。其中,英国占了一半以上,沙皇俄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仅次于英国而占世界第二位。当时,俄国228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就有1740万平方公里是殖民地。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占领殖民地,才能充分保障垄断组织获得胜利”。
这是因为:
(一)金融资本家只有占领殖民地,把所有的原料来源都霸占起来,才能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和攫取垄断高额利润,并击败竞争对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亚非拉各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引起了大大小小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争夺原料产地的斗争更加激烈起来。今天,原料来源问题,对帝国主义来说,更是一个十分尖锐、十分严重的问题。帝国主义国家,正在采用各种手段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疯狂地掠夺。它们激烈地在中东的争夺,在海洋上的争夺,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争夺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霸占原料的来源。正如列宁指出的:“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那么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
(二)只有争夺殖民地,才能扩大资本输出和商品销售市场,搜刮巨额利润。在殖民地那里,资本少,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便宜,利润很高,同时,在殖民地市场上更容易用垄断手段排除竞争对手,保证自已以特别高的价格销售商品,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充分地说明了资本输出的掠夺性。美、英,法、德、日和沙俄帝国主义,通过霸占殖民地,扩大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敲骨吸髓地压榨和掠夺中国亿万劳动人民。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大约是15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增加到23亿美元,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已增加到将近43亿美元,到抗日战争结束时猛增到98亿美元。在抗日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大约占70%以上。它们占有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的95%,采煤和电力工业的75%,纺织工业的60%,食品工业的一半左右。此外,它们还控制了中国几乎全部的铁路、航空和海洋运输,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内河航运。中国的金融业、保险业和对外贸易也控制在外国资本家手里。**由于外国资本家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大量高额垄断利润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他们的腰包,严重地破坏了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帝国主义依靠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通过资本输出,订立奴役性的贸易条约等,倾销在别的市场上卖不出去的劣等商品,以垄断价格获取巨额利润,并有利于在国内维持垄断价格。由于殖民地作为资本输出和商品销售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不断发生。**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挑起了对西班牙的战争。1899年到1902年, 英国为了吞并布尔人在南非建立的两个国家,发动了英布战争。1904年2月,日俄两国为了重新分割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爆发了日俄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领土上,使中国人民遭到空前的浩劫!
(三)掠夺殖民地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在帝国主义时期,金融寡头对内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对外到处侵略和掠夺,引起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反动统治,“必须设法把这种对政府的不满转移别人身上去。”因此,他们经常制造民族矛盾,发动殖民战争。同时,他们通过占领殖民地,以建立军事基地,掠夺军事战略物资,扩充兵源,为他们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服务。
**帝国主义列强就是通过争夺殖民地的强盗战争,来争夺世界霸权,扩大势力范围,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不用暴力手段来重新瓜分殖民地,就不能得到比较老的(又比较弱的)帝国主义列强现在享有的那些特权。”**上一个旧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的国家。在解放前的一百多年里, 英、法、日、德、俄、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曾对中国发动了大小上百次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割地“赔款”,索取种种特权,使中国人民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例如,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从中国勒索赔款2100万银元,强迫割香港岛给英国,强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港口,等等。从此,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通过1894年的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勒索的赔款多达2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全年税收总数的2.5倍。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朝政府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连同利息近10亿两,按当时我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2两以上。沙俄帝国主义仅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通过侵略战争,推行极端野蛮的武力外交政策,先后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沙皇俄国就是侵略中国最早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强盗。
到了帝国主义阶段,“金融资本和托拉斯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世界经济各个部分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发展不平衡呈现跳跃式。这是因为垄断资本的统治,使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更加厉害。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经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大国而称霸世界。而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况下,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直接采用更新的技术成果和其他条件,大大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跳跃式地赶上或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实力对比的激烈变化,帝国主义按原来的实力瓜分世界领土的状况已经不相适应了,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扩张领土、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们要想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只能诉诸武力。
**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割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19世纪60年代,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还是世界霸主,到了80年代,美国跳跃式地上升,很快赶了上来。20世纪初,德国又跳跃式地上升,超过英法而爬到了世界第2位。当时英国霸占了比本国领土(只有30万平方公里)大100倍以上的殖民地。德国就向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它说: “你们夺得了半个世界,请你们也给我们适当的一份吧!”英国和德国为了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各自纠集了一些国家,法、俄、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了争霸的行列,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争夺的结果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帝国主义的霸权地位也大大削弱了,美帝却发了战争横财,实力日益增长。于是,英美之间开始争夺世界霸权,英法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后来美英两国同日本进行争夺。最后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日、意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了重新分割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支配下,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经常在发生变化,所以,掠夺和战争,争霸和称霸,充满了帝国主义整个历史过程,成为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也往往走上侵略和战争的道路。**在垄断和金融寡头统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激烈,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更加频繁、深化。这种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和深化又必然带来政治上的危机。帝国主义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就要拼命地向外扩张侵略,从对外战争中寻找出路。19世纪英帝国主义分子罗德斯就曾经叫嚷:为了“避免残酷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找到新的销售地区”。**1929年到1933年的危机,是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一次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帝国主义各国为了摆脱或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除了镇压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外,还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在远东,日本军国主义于1931年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在欧洲,新兴的德国帝国主义在希特勒法西斯分子上台执政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在当时帝国主义国家连续发生两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下发生的。二战后,美国在1948~1949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随后,美国在1950年发动了侵朝战争; 1960~1961年,美国爆发了第四次经济危机,后来,美国又发动和扩大侵越战争;1990~1991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2001~200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相继发动和扩大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帝国主义总是妄图从侵略战争中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战争。现代战争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通过战争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通过战争获取垄断高额利润,通过战争摆脱政治、经济危机,这是帝国主义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帝国主义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列强分割世界的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就是靠战争发家的。**拿美帝国主义来说,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共获得了1550多亿美元的暴利,大发战争横财。在3年侵朝战争中,美国垄断资本家又获得了1154亿美元的暴利。因此,帝国主义总是把战争当作发横财的好机会。只要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还存在,它必然要靠暴力和掠夺过日子,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永远存在。要消灭战争必须消灭帝国主义制度。
帝国主义的战争本性不会改变,是由它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由于它的根本的经济属性,其特征则是最不爱和平,最不爱自由,最大限度地到处发展军阀制度。”列宁谈到帝国主义的强盗本性时说:“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就是强盗的国家,而强盗为了分赃就不免要互相厮杀。”列宁的这些光辉论述,深刻地说明,由于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它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和战争的本性是决不会改变的。
对待帝国主义本性和帝国主义战争的问题,一直存在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一切机会主义者都公开背叛马克思主义,极力宣扬帝国主义本性可以改变的反动谬论。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头子考茨基,就充当了帝国主义的辩护士,胡说什么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 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冲突和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民族间可以实现和平的希望。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这种谬论,指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绝顶荒谬的,因为它抹煞帝国主义的深刻矛盾,掩盖垄断组织瓜分世界的实质。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替机会主义抛弃革命斗争的背叛行为作辩护。其实质是“疯狂地捍卫帝国主义,尽量地美化帝国主义”,“拿资本主义制度下可能达到永久和平的希望,对群众进行最反动的安慰”,使人们不去注意帝国主义的各种尖锐矛盾,而对帝国主义产生不切实际的和平幻想,妄图扑灭无产阶级革命。当年的苏修头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叛徒集团,继承了考茨基的衣钵,把“和平”“缓和”当作狗皮膏药到处叫卖,大谈什么“在地球上获得持久和平,.....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了”,并把它和美帝暂时地、表面地作成的一笔笔交易,吹嘘成是什么“缓和”的“里程碑”,国际关系的“新纪元”,以此掩盖其向外侵略扩张以及和美帝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不会有持久和平。在争霸斗争中,帝国主义总是交替使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帝国主义不能用“和平”手段达到目的时,就必然诉诸武力,用战争来打击对手。**因此,正如列宁指出的,帝国主义联盟只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列宁深刻地指出:“只有实际打倒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同这次战争有千丝万缕的(甚至千绳万索的)经济联系的阶级,只有真正革命的阶级即无产阶级起来掌握政权。不然就无法摆脱帝国主义战争,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的掠夺性的假和平。”我们要在世界上消灭战争,就要用革命战争粉碎反革命战争,彻底铲除帝国主义的基础,摧毁帝国主义制度,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我们并不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我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一切正义的革命战争。坚持“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民族反革命战争,用阶级革命战争反对阶级反革命战争。”只有这样,才能打倒帝国主义,用枪杆子去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在这一方面,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强盗战争,无情揭露了考茨基用“保卫祖国” 的反动口号,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煽动各国工人互相残杀,绞杀无产阶级革命的反革命行径,坚定不移地发动和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拿起武器,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最后推翻沙皇,布尔什维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同志们要记住,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世界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革命和战争的因素都在增长。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的浪潮不断高涨。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帝国主义国家日暮途穷,它们危机日渐深重,到处争霸,疯狂进行军备竞赛,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要打起来而且已经局部的打了起来(俄乌战争是帝国主义之间的反动战争)。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各国垄断资本家们硬要利用其国家机器发动新的世界战争,必将在全世界引起更大的革命浪潮,这只能加速它们自己的灭亡。不论是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国际形势一定会朝着有利于全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
为了配合同志们学习今天的《帝国主义论》关于帝国主义战争的论述,我们在这里对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作一必要科普。当然,也是对那些崇尚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和军备竞赛的自称所谓“纯粹”的“军事爱好者”们的回应:你们总喜欢叫嚷什么“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什么“虽远必诛”…可爱的民族主义先生们,你们的头脑看起来简直就要冒火了,只不过冒的全是帝国主义“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嚣张气焰……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但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了这些强盗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尖锐化。
在这种不断的争夺和勾结中,逐渐形成了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彼此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了激烈的斗争,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
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今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被刺,成为战争的导火线。7月底奥国进攻塞尔维亚。8月德、俄、英、法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先后参加协约国方面的有俄,法、英、日,意,美等国;参加同盟国方面的有奥地利、德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而以欧洲为主要战场。
到1918年同盟国集团的土、保、奥先后投降,最后德国也被迫投降,于11月签订停战协定。这次战争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30多个,十几亿人被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全世界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空前的灾难。在战争中死伤达3000多万人。各交战国的经济损失约2700亿美元。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了废墟,各国经济混乱,通货膨胀,广大劳动人民陷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在一战开始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头子们全都公开叛变,倒向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一边,堕落成社会沙文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对这些修正主义分子进行了坚决斗争,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发动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于1919年1月召开了巴黎和会。这次会议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经过几个月的明争暗斗,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在这以后,战胜国又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国分别订立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后来,为了重新划分和明确在太平洋地区和中国的势力范围,又于1921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这个会议上签订的几个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几个帝国主义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妄图主宰世界的体现。**但是它受到全世界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加速了人民的觉悟,刺激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更大高涨。为了反对《凡尔赛条约》中日本强占我国山东的条款,我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从此我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
同时,这个体系又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很快就使各强盗国家的矛盾再次激化起来,不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均势就被打破,各帝国主义国家又重新组成军事同盟,走向更大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指1939年至1945年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掀起的世界性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规模的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到1918年)中,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而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大矛盾:**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未因此而减弱。相反,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支配,这一矛盾不断尖锐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所维持着的“均势”很快就崩溃了。
1929年至193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它们再一次重新组合分裂成英、美、法和德、意、日两大集团,德、意、日集团中,有的(如德国)是从战败中恢复过来的,有的(如日本和意大利)是对上次战争的瓜分不满足,企图掠取更多的殖民地。它们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法西斯是资本主义总危机让垄断资本无法维持正常统治的产物,表现为垄断资产阶级推行军事化独裁的专制统治,反映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抗无产阶级革命的垂死挣扎。)**,野心勃勃,疯狂扩军备战,不断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形成了新的战争策源地。而英、美、法则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德、意、日的侵略活动百般纵容,企图诱使它们进攻社会主义苏联。
1931年,法西斯日本侵占我国东北,随后又在1937年对我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1935年,法西斯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1938年至1939年,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了。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4月,法西斯德国在西线发动“闪电”攻势,德军占领了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然后绕道比利时,攻入法国北部,在敦克尔克打垮了30万英、法联军,英军狼狈逃回英国本土,法国投降。意大利趁机侵入北非和巴尔干半岛。接着,1941年春,德军侵占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
在战争的初期阶段(1939年到1941年),被德、意、日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纷纷起来进行了正义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但就整个说来,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的。毛主席指出:“无论在英法方面,或德国方面,都是非正义的、掠夺的、帝国主义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毛主席指出:“苏联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神圣战争,不仅是保卫苏联的,而且也是保卫正在进行反对法西斯奴役的解放斗争的一切民族的”。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侵入东南亚,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东方战场上,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37年起就进行了抗日战争,肩负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担。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其他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互相支援、互相鼓舞,汇合成反法西斯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力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在斯大林指挥下,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歼灭德军30多万,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接着,1943年夏苏联红军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并于1944年进行了10次打击,将德国侵略者赶出了苏联国土。
被法西斯侵略和统治的其他各国人民,也都开展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美英帝国主义在反对法西斯战争中采取消极态度,直到苏军举行反攻的时候,才开始动作。
美、英军队在北非获胜,并在意大利登陆。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英、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进攻德国。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中朝人民武装和苏联红军一起击溃了日军在中国大陆上的主力。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冷战”—美苏争霸
“冷战”是指1955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与苏修叛徒集团为首的社会帝国主义阵营之间既勾结又争夺的长期对峙与扩军备战时期,美苏争霸是帝国主义列强争霸史的继续,是当时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帝依仗它在战争中迅速膨胀起来的巨大经济、军事实力,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它一手挥舞原子弹,一手拿着美元,到处进行侵略、干涉、控制、颠覆和掠夺,妄图霸占整个世界。但是,它的强大,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 美帝在侵朝战争失败后,很快就从顶峰上跌落下来,接着又在侵越战争中受到沉重的打击,更加走下坡路了。虽然如此,它决不甘心失去霸主地位,总还是要拼命称霸全世界。与此同时,斯大林去世后,以赫鲁晓夫为头子的苏修叛徒集团篡夺了苏联党政大权,颠覆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苏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苏联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进而又在全世界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扩张,苏联成为了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参加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行列。它野心勃勃地同美帝展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这就形成了当时美苏争霸的局面。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是当时最大的两个国际剥削者、压迫者。苏修、美帝为了称霸世界,不仅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残酷地剥削压迫本国劳动人民,而且对外推行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和霸权主义,疯狂地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美帝是当时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据统计,到1972年底,美国资本输出总额已达1992亿美元,大大超过了英、法、西德和日本等几个国家资本输出的总和。通过资本输出,每年要从世界各地搜刮巨额利润,其中仅对外私人直接投资一项,从1950年到1970年,就榨取了高达887亿美元的利润。它在拉丁美洲的投资利润一般高达百200%—300%,每分钟就要从拉丁美洲刮去4000美元。美国垄断资本在中东每开采一桶石油的成本只占美国国内的十五分之一,这样,它每年在每个中东石油工人身上就要榨取40000多美元。“美国援助”实际上成了套在“受援”国家和地区劳动人民脖子上的锁链。苏修也步美帝的后尘,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编造了一套所谓苏修是第三世界“天然盟友”的神话,推行更隐蔽更狡猾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凶狠地奴役和掠夺别国人民。它在“无私援助”的幌子下,大搞资本输出,以控制“受援”国家的经济命脉,攫取超额利润。
苏修以“军援”为名,大做军火生意,敲榨勒索,牟取暴利。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1972年,苏修出售军火累计达285亿美元。到1974年为止,苏修对中东地区的武器销售额就达135亿多美元,每年从这些国家取得了神话般的暴利。苏修还用不等价交换、投机倒把等卑鄙手段大发横财。从1955年以来的17年中,苏修对第三世界不等价交换的剥削额达113亿美元。在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苏修大发“战争财”、“石油财”。它趁中东国家之危,把向阿拉伯国家出售的武器价格抬高一倍,并且还要以廉价的石油偿还。更可耻的是还通过转手倒卖,牟取暴利。伊拉克曾经为了偿付十月中东战争中欠下苏修的军火债,不得不同意按削减价格卖给它1380万美元的石油;还没有等这批石油交货,苏修以4150万美元的高价倒卖给了西德。一转手赚了两倍的钱。更其可恶的是,苏修还在“经互会”这个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利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以“援助”,“分工”为名,推行什么“国际分工”、“经济一体化”, 对“兄弟国家”进行经济渗透,控制要害经济部门, 掠夺自然资源。在1954年到1974年初,苏修输往“经互会”国家的资本,仅经济“援助”一项, 就达100多亿美元,它自吹总共参与了1300多个大型企业和其他项目,进行了露骨的殖民剥削。在1955年到1973年间,由于苏修不等价交换,使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五国蒙受损失竟达190亿美元。实际上,这些“兄弟国家”变成了它的政治、经济附庸。
苏修、美帝为了攫取最大限度的高额垄断利润,独吞剥削和掠夺世界人民的赃物,都想对全世界实行垄断统治,独霸世界,彼此都想排斥对方,压抑对方,超过对方,以便有朝一日吃掉对方。因此使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美苏的争霸斗争,遍及全球,涉及各个领域,从欧洲、中东到世界各地,从陆地、海洋到天空,从政治,经济到军事,它们处处有矛盾,时时在争夺,它们争夺到哪里,那里就出现动乱,局势就紧张,人民就遭殃!
欧洲一直是两霸争夺的战略重点。欧洲是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和金融贸易集中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谁要称霸世界,就必须控制欧洲。西欧是美帝最大的投资场所和最大的传统销售市场,也是它重要的战略前哨。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开宣布:美国“脱离不了欧洲”。苏修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欧洲本土,被它置于附庸地位的一些“兄弟国”也大都在东欧。东欧是苏修向西欧扩张的前哨基地,也是苏修抗衡美帝东进的屏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帝一直以西欧霸主自居,并力图向东欧扩张。苏修则声东击西,摆出一副东欧霸主的架势,加紧在欧洲的争夺,并在战略上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帝也不甘心落后。苏美两霸都拼命巩固自己的阵地,力图削弱甚至吃掉对方,使整个欧洲不得安宁。
中东地区是苏美两霸激烈争夺的焦点。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连接点,是通往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的咽喉,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东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战后,美国垄断资本排挤英法势力,称霸中东,成了中东石油的最大掠夺者。当时美国在中东总计投资达50亿美元,每年的利润竟达15亿美元,被称为美国垄断资本的摇钱树。从50年代中期起,苏修打着“援助”、“反帝” 的旗号,挤进中东,控制了一些阿拉伯国家,建立海、空军基地。把舰队开进地中海,和美帝进行激烈的争夺。**美苏为了在中东称霸,背着阿拉伯人民做了一系列肮脏交易。几次中东战争,都有两霸在背后支持和怂恿。**美帝公开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侵占阿拉伯国家领土;苏修打着“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幌子,掩盖它进行政治奴役、经济掠夺和军事控制的罪行。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中,苏美争夺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这次战争以后,美苏双方都想把中东纳入各自的政治解决的轨道,力图在中东保持“不战不和”的局面,分别提出“全盘解决”和“逐步解决”的主张,并且竭力抬高自已,贬低对方,把自己打扮成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朋友。两个超级大国为什么力图在中东保持“不战不和”的局面呢?它们就是想利用这种局面,在中东争夺势力范围、战略要地和石油资源。它们利用这种局面,贩卖军火,牟取暴利,以图减缓自己的经济困难。它们利用这种局面,试验新武器,准备新的更大的战争。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牺牲中东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美苏两霸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以及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的争夺也日趋激化。如南亚次大陆的纷争,塞浦路斯事件,美苏竞相在印度洋建立军事基地,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等等,无不是美苏激烈争夺世界霸权的表现和后果。苏修还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安哥拉,当作同美帝争夺南大西洋制海权的一个战略要地。1975年,正当安哥拉宣布独立,老殖民主义者撤退之前,苏修就把魔掌插了进去,一手挑起安哥拉国内三个解放组织之间的内战,它运去大量的杀人武器和数以万计的雇佣军,直接参与屠杀安哥拉人民。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妄图以安哥拉为据点,向南部非洲渗透,加强它在欧洲的争霸地位。
美苏两霸不仅要争夺地盘,而且要争夺军事优势,它们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进行从常规武器到核武器,从空军、陆军到海军的全面的空前激烈的军备竞赛。苏修为了在军事上压倒对手,正以超过美帝的速度进行扩军备战。当时苏联的国民收入约占美国的66%,而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却比美国还要多20%。这样庞大的军事开支,不仅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法西斯德国,而且超过了当时的美国而居世界首位。
在“限制核武器”和“防止核战争”的幌子下,苏修加紧发展核军备,1962年,美国拥有洲际导弹294枚,苏联拥有75枚,美国比苏联多3倍。到了1973年,苏联拥有洲际导弹1575枚,美国为1054枚,苏联比美国多了521枚。在常规军备竞赛方面,苏修跑得更快。生产了大批坦克、飞机、大炮和舰艇。那时苏修海军舰艇的总吨位还不如美帝,但海军舰只的总数,特别是潜艇已超过美帝;苏修的远程轰炸机较少,但作战飞机的总数超过美帝;苏修陆军拥有的坦克相当于美国的4倍;1988年苏联总兵力已从60年代的300多万人增加到685多万人,比当时美国几乎多两三倍。苏修为了显示“全球作战的能力”,频繁举行军事演习,不断进行核弹试验(美苏争霸时期美国进行了1032次核弹实验,苏修进行了715次,双方核弹头数量在高峰期各自达到丧心病狂的两万多枚)。面对苏修咄咄逼人的扩军势头,美帝也不甘落后,宣称它决不在军事上沦为“二等强国”,在提升军费预算的同时制订了庞大的扩军计划,一方面组建新的部队,一方面紧武器生产和更新,特别是海军舰艇的更新(比如核动力航母),加速发展新的洲际导弹,企图以武器装备的优势,来抵销苏修的数量优势。
这些都充分说明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加快新战争的步伐。扩军速度最快野心勃勃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是所谓“冷战”时期最危险的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