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修反动的资产阶级教育,不仅仅压迫了学生,广大普通教师群体也是被压迫的对象,他们承受着高强度的压力和工作,原本朴素的教育热情也在这样的环境消磨殆尽,如笔者所言,当下分数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唯一的标准,在这种为分数论的环境下,老师学生都不得不参与这场无止尽的竞争,引发各种不幸。
唯分数论作为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中修教育了一大批弱肉强食的信奉者。一直为中修宣传唯一公平公正的高考,恰恰正是中修教育不公平的体现。中修依靠着这样的教育体系压迫着广大的学生和普通教师,制造出一批又一批资产阶级的奴隶。
应试教育中的考试与分数
分数作为一种对个人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指标,就其本身而言其实与化学中的PH值、物理学中的导电率等等指标一样。但在当下的应式教育里,将分数与个人的前途与利益挂钩,于是在这种体制下人们通过考试而取得分数主要就不再是为了衡量个人能力,而是考试与分数本身。在这里,原本应当由人来支配的分数与考试,竟反过来把人给支配了。
那么这种由分数和考试来支配人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何呢?
首先是分数原本作为个人能力的指标的作用正在逐渐丧失。因为在应试制度下,是"分数决定一切",所以对于考生而言,一般只需要关心考试分数如何就行,至于其他方面的东西,就不是他所关心在乎的了。
于是考试考的东西他就学,不考的东西他就不学,考得多的东西他就重点学,考得少的东西就草草过一遍,什么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反正考试又不考,那我学他作甚?同时还会伴随着大量的考试投机行为,如专门去揣测试卷出题人的心思,看看下次他会出什么样类型的题等等…
正因如此,当下考试分数与其说是衡量个人能力的指标,不如说是衡量学生应试能力的指标,这也是现在教育界出现一大批"高分低能"人才的主要原因。
其次,则是当下分数对人的异化。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主要还是得看他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何,而这一点是只能在实践中才可以被检验出来的。考试作为一种实质上的纸上谈兵,其所得分数本就只是给个人能力的评判提供一个极其次要的考量。但在应试教育下,分数却是成了评判个人能力的主要标准,有时甚至成为绝对标准。
一个高材生,尽管考试次次第一,各种奖状拿到手软,却是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但仍然可以被各路主流媒体称之为"东方天才";一名有着一技之长,业务能力很强的人,却是很有可能会因为学历不够而被事业单位拒之门外。
正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得当下有大量的学生并扭曲成了像是古时"范进"一类的角色,有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考试中一分的得失,就会陷入到欣喜若狂亦或是郁郁寡欢等极端情绪中去。
最后,则是考试难度成了类似于资本一样的玩意,获得了一种无限自我增值的属性。因为分数排名与个人的前途挂勾,但第一名却是只能有一个,于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就结成了一种竞争关系,并在学校与考场中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激烈且无上限的竞争,这也是我们当下常说的"内卷"。
与这种无上限的竞争相适应,考试难度自身也成了一种无上限的存在,会随着学业竞争的发展而不断自我增值。每当学生们内卷到一定程度,考试再用原先那一套试题就远远不够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将原先那套试题刷地滚瓜烂熟,大家伙考出来的分数都差不多,很难再看出各自的差别。
为此,出题人就不得不重新拟定试题,并将原本试题的难度加大,学生们就以这一份新的试题为核心,开启一轮更加激烈的内卷,然后再重复前面那一轮的操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考试的难度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拔高,从高考恢复一直到现在,考试难度已经高到了一个十分吓人的地步,不仅是试卷上的难题、怪题层出不穷,有些试题为了出难些甚至连最基本的逻辑都可以抛弃,或者干脆就是出题人自己的脑筋急转弯。因而在现在这种极不合理的难度之下,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连及格都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问题不再是如何样让考试能够更加客观的反应考生的能力,而是是为了让考试下次变得更难更怪一些。
所谓"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一点也不公平
尽管中修当局及其各路走狗们无时不刻都在叫嚣着"应试教育如何如何公平正义",并时常借此煞有介事的讥讽它们在远洋另一边的同路人一一美国一一的教育制度怎样不公平与不公正,以彰显自己"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就要用血淋淋的事实来撕下他们的红皮假面,打碎他们"应试教育最公平"的谎言。
每个人最早接触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出生于无产阶级家庭的人而言,由于其父母双方都受着当下中修资产阶级的深重压迫与剥削,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年没有几天假期,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去耐心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只得将他们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是各种廉价的托儿所,或是干脆直接将他们关在城市中狭窄的水泥盒子里面一整天不闻不问,同时还会常常伴随着对他们的打骂与体罚。
而在这种极度糟糕与恶劣的家庭环境中,自然是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的,反倒还会扭曲儿童的身心,使他们患上各种心理疾病以及染上各种恶习。
那出生在资产阶级家庭的人呢?他们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他们的父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陪伴教育自己的子女,同时还可以请各类专业的家庭教师一对一进行辅导,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各类物质资源,使得他们从小就可以自由且全面的发展自己的特长与爱好。
所以说自出生起,人与人之间就因各自阶级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一点中国与美国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中修的教育制度可以缩小这一差距吗?很明显,并不能。
首先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该阶段教育资源是通过所谓的“学区房”制度分配的,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公立小学与初中的学位,是依据你的住房与户口,按“就近原则”来分配的。而这就意味着只要你足够有钱,可以购买到好的小学或初中附近的“学区房”就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分配到优质的初小教育资源;反之,如果你没那么多钱,买不起优等初中和小学旁边的学区房,那么你就只能被分配到差等的小学与初中,只可享有差等的初小教育资源。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资源在这里是按资分配,是钱来决定一切,出身决定一切,并没有什么公平性可言,更谈不上什么缩小差距。
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是按照中考来分配的,这总算是算得上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了吧?这当然不可能,先不提前面所拉开的差距使得中考本身就是极不公平的,再说这里的教育资源也从来不是按分数分配,而是依旧还是按资分配一一因为你就算没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但只要你有钱,仍旧可以通过贿赂学校领导进入到重点高中所开设的各类“太子班”里面去,又或是去上重点高中旁,与重点高中差不多的的私立附属高中,而这一类高中通常都是通过挪用公立高中的教育资源建立的,并且相比于公立高中,他还可以光明正大的招生营利,教育资源按资分配的形式在这里展现的更为露骨与彻底。
一直到大学阶段的教育,教育资源按资分配的情况也不会有所改变。权贵的子女们一部分出国留学,去上国外的高等学府,另一部分则留在国内,通过后门,以各种特招生或特长生的名义直接保送到国内各大重点大学,连高考都不需要考,除此之外,甚至还需要再拿出一部分来分给赵国对外特招的外国留学生,用以培养赵国未来对外殖民的买办资产阶级走狗。一直到这部分人将大学教育资源分的差不多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才会通过高考的形式,进行所谓的按分数分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修的教育制度在本质上其实与美国的教育制度并无什么不同,都是按照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的原则来设计的,所谓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实则一点也不公平。
倘若当局的走狗与喉舌们还要生拉硬拽,说无产阶级的子女在这种制度下有什么公平可言的话,那么就只有说是相互之间争夺中修资产阶级吃剩下的残羹冷炙的公平,以及决定谁定谁来充当资产阶级未来特等奴才的公平。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中修资产阶级所设置这的这一腐朽教育制度,给广大无产阶级和他们的子女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应试教育不仅要使孩童从小就陷入无休无止且没有任何意义的残酷竞争,更是导致中国青年自杀率与抑郁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让无数个家庭破碎,同时还在教育界里制造出了大量如衡水中学等畸形扭曲的吃人怪物,引发各种各样的悲剧与不幸。
时至今日,随着阶级固化的彻底成型,经济危机的不断蔓延,青年失业人数的不断激增,过去持续了十几年"知识变命运"的迷梦己然破碎。
青年在当下所面临的,是内卷得越来越严重,手中越来越不值钱毕的文凭,毕业后甚至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难以找得到的困境。
而在这般困境之下,留给青年的选择就只剩下了两条一一要么适应大环境,削尖脑袋,去搏一搏那希望渺茫的应试;要么是放弃幻想,主动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参与到新时代的阶级斗争中,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创出一个不似我们现在这般阴暗的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