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社会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生产关系
(一)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在于能否制造工具。而制造工具,正是一种劳动。当类人类在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能把天然的东西改造成为适用的工具,当他们只在用一块石头打另一块石头,制造出石刀、石斧,或者把树枝加工成棍棒这样一些最简单、最粗笨的工具的时候,这个伟大的革命发生了,人脱离了动物界,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逐渐学会了制造石头的工具,学会了狩猎和捕鱼,发明了弓箭,特别重要的是火的发现和使用,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恩格斯高度评价这一伟大成就,他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从这时开始,人类社会正式在地球上出现了。
(二)氏族公社所有制是原始公社生产关系的基础
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进行的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活动。“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人类揭开社会历史帷幕的最初时期,人们之间的这种生产关系,是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产关系。
在原始社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们在劳动中按照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男人外出打猎,老人制造工具,妇女采集植物、管理家务和从事原始农业,儿童帮助妇女作些辅助劳动。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始的互助合作关系。
在氏族公社所有制和共同劳动条件下,对产品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共同劳动所得的产品,除了勉强维持他们最低限度的生活以外,没有什么剩余;如果不采取平均分配,就会饿死一部分成员,甚至使氏族公社解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始社会的经济基础,也产生了同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社会制度)。
氏族设立的全体成年人参加的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氏族议事会选举族长和战时军事首领,讨论和决定一切重大事件。美国学者摩尔根在他的《古代社会》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过美洲印第安人的氏族公社:“它的全体成员都是自由人,都有相互保卫自由的义务,在个人权利方面平等,不论首长或军事首领都不能要求任何优越权,他们是由血族关系结合起来的同胞。”氏族公社这种上层建筑,对于氏族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它有力地驳斥了所谓私有财产和阶级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谬论。
(三)私有制的出现引起了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
在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最初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开来,有的部落专门从事畜牧业,有的部落专门从事农业,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来,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特别到原始社会末期,铁被人们发现了。铁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但是对原始社会来说,却使它处在解体的前夜了。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各种生产部门的出现,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也出现了。
生产的发展,交换的扩大,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货币。货币产生以后,富有家庭就利用货币放高利贷集中社会财富,加剧了财产的不平等。这样一来,一方面,财富迅速集中在为数很少的奴隶主手里,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因为贫困和破产,大批地被迫沦为奴隶,使奴隶人数急剧增加。于是,社会分裂为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这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就是这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随着阶级的产生,原来氏族议事会也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宰,变为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工具。这时,作为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产生了。从这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二)奴隶制度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剥削制度
(一)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奴隶。奴隶只是作为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受奴隶主的绝对支配。奴隶不仅被剥削,而且被当作牲畜、当作祭品和当作商品买卖,甚至随便被奴隶主杀死。奴隶劳动是公开的强迫劳动。奴隶主用暴力迫使奴隶做工,任意对奴隶施加各种残酷肉刑。为了易于把逃跑的奴隶抓回来,奴隶主还在奴隶的身上烫上印,加上锁。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使用了最残暴的手段。奴隶所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主对待奴隶的生活,以不饿死为限度。这就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二)阶级对立造成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最早的古代城市,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是在部落联盟的中心地区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在奴隶社会形成以后,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同乡村的对立出现了。
奴隶主建立了同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城市就成为奴隶社会的政治中心。奴隶主特别注意在城市中强化国家机器,用以镇压奴隶的反抗。许多奴隶主、大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都集居在城市,过着荒淫奢侈的寄生生活。奴隶主还出于享乐的需要,强迫奴隶在城市修建辉煌的宫殿、庙宇、剧场等各种公共场所。于是城市也就逐渐发展成为奴隶社会的文化中心。
这样,奴隶社会的城市就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处于支配乡村的地位,造成了城乡对立。城乡对立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城市剥削乡村。
在原始社会,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劳动,没有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奴隶社会,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创造出大量的剩余产品,就使得奴隶主有可能完全脱离生产劳动。这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有了需要和可能。这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立的性质。享受文化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奴隶主阶级千方百计地散布“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谬论,竭力利用他们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作为统治奴隶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工具,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三)奴隶起义促使奴隶制度灭亡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的 发展,但是,这种生产关系一开始就同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了。广大奴隶不堪忍受奴隶主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大量怠工,大批逃亡,经常破坏生产工具。奴隶主一方面加强对奴隶的镇压和迫害,造成大量奴隶的过早死亡,一方面则给奴隶使用笨重的不容易破坏的工具。但是这样一来,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还在于这种制度造成了对体力劳动的鄙视,破产的小市民宁愿流浪,也不愿去从事体力劳动。这一切表明,奴隶制的灭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当这个新旧社会大变动的时候,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孔丘,竭力反对这种变革,把生产关系的大变革说成是“天下无道”,坚决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任何改革措施;鼓吹一切都按奴隶主贵族的旧制度办事,妄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奴隶主专政的残局。可是,大势已去,这不过是徒劳的垂死挣扎罢了。
(三)封建制度是又一个阶级对抗的剥削制度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和不完全地占有农奴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吃的米,用的丝都离不开土地,可以说土地在封建时代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奴或农民很少或完全没有土地,依靠耕种地主的土地维持生活。这样,他们就被紧紧地束缚在封建的土地制度之下,从而失去了人身自由,受着地主阶级的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在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除了受封建地租的剥削以外,还要向封建国家缴纳十分沉重的贡税,还要受到高利贷剥削。地主同官吏、军队勾结在一起,抢掠农民的田地,榨取农民的钱财,强迫农民从事其他无偿劳动,使广大农民遭受种种超经济的剥削。
(二)农民起义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在历史上是一个进步。封建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初期,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但是,封建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的生产。这种小规模生产,是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的。特别是广大农民在封建的生产关系下,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很少有发展生产的可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反映到阶级关系上就集中表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广大农民举行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这种起义和斗争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公元前二百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不久,就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一一陈胜、吴广起义,此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历时两千多年,总计大小数百次,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规模之大,次数之多,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孕育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中,商业资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商人原来是商品交换的中介人,后来又充当包买商,包买商品生产者的产品,并发展到直接将原料甚至劳动工具等发给小生产者,要后者按期、按质、按量、按品种、按规格替他们生产商品。这时,小商品生产者就完全被商人所控制,变为佣工人;而商人自己也就变为工业资本家了。
封建社会后期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逐渐实行货币地租,这就日益增加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加速了农民的分化过程。大多数农民逐渐破产沦为雇农,少数人则上升为富农,转化为农业资本家。
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便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成长起来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四)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不能在封建社会取得支配的地位。因为,封建统治阶级是决不愿意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总是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机器拚命地维护已经过时了的封建制度。这时,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就起来制造舆论,鼓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永恒的理性的表现”,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倡导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谴责封建制度,为发动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作舆论准备。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主要的阶级力量是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但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也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于是资产阶级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在旧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是官僚资产阶级,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一起,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它一方面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又同它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条件下是民主革命的一种力量,但同时又有很大的软性和动摇性。因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够完成。